高蹺表演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。濟南民間至今流傳著:出燈不出燈,就看高蹺隊。足以看出高蹺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在市中區,有一支百年高蹺隊——西關高蹺,西關高蹺隊至今有百余年歷史,是濟南第一支高蹺隊,自1985年開始,每年春節期間固定為濟南市民帶來演出。2006年,濟南市高蹺協會正式成立了,這一專職機構的成立,使濟南西關高蹺隊進一步走向正規。2008年被濟南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”單位。
如今的濟南西關高蹺隊是一支老中青結合的隊伍。隊員上至63歲老人,下到11歲孩童,一般以扮演某個古代神話或歷史故事中的人物為主,服飾與戲曲行頭相似,常用道具有扇子、手絹、木棍、挑等。形式有“踩街”和“撂場”兩種。高蹺還可分為“文蹺”和“武蹺”,文蹺重扭踩和情節表演;武蹺重炫技功夫。
濟南西關高蹺隊另一特點就是蹺高,最低的30厘米,依次升高,最高的可達260厘米。濟南西關高蹺表演隊伍有一字長蛇、走八字、雙排對唱、交叉剪子等隊形,一條龍,疊八仙。表演內容戲碼從分別演出武松打棒,石秀擔柴上梁山,青蛇戲老漁翁,白蛇戲俊公子,花大姐戲傻小子等,最后隊員疊羅漢謝場。表演獨具特色,充分展現了濟南人的豪邁性格。動作花樣有碰拐、背拐、跌叉、翻跟頭、蹲走、鷂子翻身、單腿跳空翻等多種高難度表演形式,技巧性強,難度大,趣味幽默,奇特而驚險,很受觀眾的喜愛。
眼下,臨近春節,濟南西關高蹺隊也開始忙碌起來,他們還在各網絡平臺上開通自己的直播賬號,專門向年輕人宣傳推廣。濟南西關高蹺隊希望這項傳統民俗能夠傳承下去,讓高蹺成為濟南特色民俗表演。
記者:張源源 劉秩存